曾俊華指人工智能或取代大量工種 籲學生加強軟知識訓練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9/05/22 08:00

分享:

分享:

曾俊華(右)表示自己是較放任型的家長,沒怎樣指定子女要做甚麼。(《政策‧正察》提供)

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,接受團結香港基金《政策‧正察》Facebook專頁訪問,講述他的教育理念和未來教育發展前景,他認為,AI(人工智能)將取代大量工種,學生要減少學習硬知識,加強軟知識訓練,以及手藝和設計思維。

曾俊華表示,現時香港使用的課程,仍是19世紀工業時代的課程,當時的課程主要是以效率為標準,所以全部學生都放在一班,可能有3、40人一班:

你的假設是,這些學生能力是一樣的,他們的興趣是一樣的,發展速度都是一樣,可惜這不理想;理想是每個學生有自己的課程,因為發展程度和速度是不同的。我們希望達到的目標,是準備21世紀的生活、學習和工作!

他認為,在科技來說,有很多東西是已經可以唾手可得:

例如我們是否還需要教小學生三位數除五位數呢?這是否需要呢?

曾俊華又舉例,很多家長很想小朋友讀書後做「三師」,即律師、醫師、會計師,但很多「三師」的工作會被人工智能取代的。雖然現在很多機器,或者是人工智能,不過他不相信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類,認為人類要懂得好好利用它們,應減少側重學習硬知識,反而要在軟知識方面加強:

因為我們要做機器做不到的事,現在很多人說是在communication(溝通)、collaboration(合作),甚至是empathy(同理心)等方面要加強,老師懂不懂得引導學生去學這些東西?

他又分享自己的教育方法,指自己是比較放任型的家長,沒怎樣指定子女要做甚麼,即使自己有很多方面的興趣,但他的子女沒一個有他的興趣。他說:

我相信所謂positive reinforcement(正增強) 會比較negative reinforcement(負強化)更為有效。他做對一件事,你鼓勵他多一點;做錯一件事,我未必會打他或罵他一頓,我不會這樣做。

曾俊華又指,創新教育要令學生敢於犯錯,師長要引導學生去創新的話,需要教導他們勇於面對失敗及跌倒,希望每個失敗都是小和是快的,

最重要每次跌倒時是向前跌倒的。如果向前跌倒,那他們起來時,已是向前行一步,那他們創新的路就可越行越遠。